• 上海顶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联系我们意见反馈China/English
  • newsbanner
  • 顶皓资讯

    热点资讯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顶皓资讯 > 热点资讯 > 从Johnson Matthey收购...

    从Johnson Matthey收购Phostech和A123说开去

    来源:《高工锂电》11期刊 发布日期:2014-12-11 点击量:

    2014年10月29日,英国有色金属和贵金属巨头Johnson Matthey (JM)宣布,以7500万美元从瑞士特种化学品公司Clariant 手中收购其能源存储事业部,包括加拿大魁北克的生产工厂(原Phostech)、德国Moosburg的研发和中试基地(原Süd-Chemie锂电业务部)以及其拥有的客户资源和所有相关专利。其现有的一百多名员工将加入JM的电池技术部,整个交接过程将于2015年早些时候完成。
     
      跟国内很多锂电同仁一样,笔者数十年前就开始对Phostech、A123和Valence这三家国际磷酸铁锂行业先锋保持密切关注。作为磷酸铁锂(LFP)正极材料的核心专利持有单位,Phostech在中国的知名度只有A123可以与之媲美。
     
      作为LFP核心专利持有者,Phostech在短短数十年内曾数次濒临破产危机并且三度易主,其坎坷命运实在让人唏嘘不已。这么说来,Phostech似乎是个“煞星”,谁沾上它谁倒霉。那么,JM会不会是Phostech的最终归宿呢?笔者后面会进一步分析这个问题。
     
      其实,收购Phostech并非JM第一次涉足锂电领域的资产并购。早在今年7月9号,JM就以2600万美元收购了万向A123在中国常州的LFP材料厂,该工厂的八十多名员工已经并入JM的电池技术部。不过耐人寻味的是,这个国际锂电行业的重大并购消息,除了《高工锂电》,国内其它媒体却几乎未曾提及。这与两年前国内众多媒体争相跟踪报道万向收购A123的热闹场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纵观中国锂电发展历程,没有任何一家国际锂电公司能够像当年的A123那样,受到中国锂电界如此关注和推崇。由于长期亏损而导致经营难以为继,A123在2012年年底申请破产保护,并在2013年1月29日被中国万向集团以2.566亿美金收购。
     
      笔者注意到,A123在2011年就出现了严重的经营困境而难以为继,在2012年年初开始陆续向北美的潜在买主包括几大化工巨头主动伸出了橄榄枝,不过除了Johnson Controls (JCI),其它潜在买家的开价大多都不超过1亿美元。A123的核心资产主要包括美国麻州的管理和运营中心、底特律的研发和工程技术中心和中国常州的四间工厂。JM以2600万美金收购了常州的LFP材料厂,如果按照这个比例简单估算一下,整个A123的市值也就是1亿美金多一点的样子。
     
      当时,JCI刚刚与法国Saft分道扬镳而急于通过收购A123建立属于自己的锂电生产部门,开出1.25亿美元的收购价也是合乎逻辑的。不过,正如笔者打破脑袋也想明白为啥扎克伯格的Facebook开价190亿美元收购一个只有五十名员工的皮包公司WhatsApp,笔者同样也不搞明白万向为什么要以高出JCI一倍的高价收购一个已经破产的A123。
     
      A123的绝大部分资产被万向收购,但A123原来与国防和军工有关的业务部门则不包括在万向的收购协议中,该部门以255万美元的“白菜价”出售给一美国公司,并按照协议改名为B456。A123被万向收购以后,长达一年多的时间几乎从中国媒体上消失了。不过,到了今年四月份以后,有两则与A123有关的新闻还是在国内锂电界掀起了小小的涟漪。
     
      如今万向A123已任命一个没有锂电经验的人当CTO,笔者个人猜测,这有可能是万向在为以后完全出售A123做铺垫。
     
      当然有读者可能会说, 万向怎么会舍得将A123这个花费巨资收购的“金娃娃”再度转手卖掉呢?没错,如果有读者当年关注过万向竞购A123整个过程,应该记得在收购前后,鲁冠球数次公开向媒体表示,要积极整合和消化吸收A123的磷酸铁锂材料和电池方面的先进技术。
     
      万向美国也多次向美国媒体保证将维持美国A123的正常运作以保证就业,并且保证不会再出售A123。笔者相信,当时鲁冠球对A123绝对是信心满满踌躇满志,这些保证都是发自真心。但是,计划永远没有变化的快。万向在收购A123不到一年时间,就开始联系买家出售A123的部分资产了。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万向在“蜜月期”都还没结束,就急嚯嚯地开始分割出售A123呢?笔者后来还将会谈到。
     
      我们再来谈谈JM,说到JM估计国人对它知之甚少。JM是全球最大的有色金属和贵金属生产商,也是全球三大贵金属催化剂生产商之一,而另外两家是比利时Umicore和德国BASF。国内锂电同仁们应该对这两家公司不会陌生,Umicore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锂电正极材料生产商,而BASF则是凭借三年前数亿欧元的大手笔并购而进入正极和电解液生产领域的锂电新贵,现在JM也是通过并购加入这个阵营。
     
      鲜为人知的是,这三家公司同时还是全球最主要的燃料电池(PEMFC)催化剂生产商,而且都拥有自己的燃料电池制造公司。其实JM在数年前就成立了电池系统公司,JM收购A123的LFP工厂和Phostech之后,将会整合之前已有的锂电业务成立独立的电池技术部。
     
      该部门大约拥有250名员工,业务涉及LFP材料的生成和LFP电池系统(Pack+BMS)的制造,但还是缺乏LFP电芯的生产业务。为了这两个并购JM花费了1.1亿美元,可以说JM的确是在效仿其它国际同行而决意在锂电方面大展拳脚。那么,JM的宏伟壮志能否实现呢?或者说JM的并购对全球LFP产业有何影响呢?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要搞清楚LFP材料的定位,也只有把握了这个脉络才能正本清源。
     
      在中国锂电界,LFP无疑是大多数同仁心目中的“高大上”,是用来做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首选正极材料。其低成本、安全性好以及长循环寿命等则是经常拿出来说的“优点”。这里,笔者将从两个角度分析LFP的定位问题。
     
      LFP能否成为主流的锂电正极材料?回答这个问题之前,笔者先请读者们思考一下,锂离子电池相对于其它二次电池的根本性优势是什么?笔者个人认为,锂电的最突出优势就是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这是由嵌入式反应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我们就不能够强求锂电在安全性、可靠性、倍率以及温度性能上比水系二次电池具有优势,这同样也是由基于有机体系的嵌入式反应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篇幅所限,笔者这里不想深入探讨这些问题背后的科学道理。
     
      在笔者个人看来,锂电的最基本发展方向就是“扬长”和“避短”并重的问题,但是首要的就是要确保“扬长”,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是锂电最根本的“纲”。LFP的循环性是优点,但其最大的缺点是能量密度低,因为实际容量已经接近理论值,导致LFP电池在能量密度上几乎没有多少提高的空间。
     
      LMO的能量密度稍微高点,但氧缺陷和Mn溶解导致的循环性问题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而层状材料不管是在能量密度还是在循环性方面,仍然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研究证实,层状材料仍然有向高电压发展而进一步提升容量的潜力,高压LCO和NMC的成功应用都就绝好的案例。而且通过材料品质的提升,层状材料的循环性得到了很大的改善,Samsung SDI的NMC532动力电池已经有接近3000次的单体循环记录。通过材料的改性和电解液的优化以及电芯生产工艺的改进,三元材料单体电池是有希望达到5000次寿命的。
     
      所以,如果我们从锂电最本质的角度思考,就不难理解橄榄石和尖晶石正极材料都不可能撼动层状材料(LCO、NMC和NCA)的优势地位,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只有层状材料才同时兼具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这两个最基本特性。根据2013年全球正极材料市场统计数据,层状材料(LCO/NMC/NCA)的市场份额接近80%,而LFP和LMO加起来刚过20%,这个数据已经说明了问题。
     
      当然有人会说,储能市场商机巨大,LFP电池必定独占鳌头。笔者这里要指出的是,电化学储能只是诸多储能方式中的一种,即便是跟其它类型的储能电池相比,锂离子电池在技术成熟度和性价比上也不占优势。任何事物都有它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如果不摒弃“命题作文”似的思维方式而一味“跟风”,那么我们之前在LFP动力电池上的误判恐怕要在储能电池上重演。
     
      LFP能否做到兼顾低成本和高利润?低成本是我国当初选择LFP路线的主要最原因之一。目前国内三元材料价格一般在15-18万元/吨,而品质较好的LFP价格已经降到了10万元左右,未来LFP价格进一步下降到6-8万元都有可能。这么看,似乎LFP确实是比NMC和LCO要偏宜不少,但事情真的是这么简单吗?
     
      不管是从环境保护,还是从资源综合利用的角度,将来废旧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甚至包括3C小电池都必须要回收循环再利用,这点毋庸置疑。如果我们稍微了解下在过去数十年里,锂、钴、镍、铁和锰这几种金属期货的走势,就应该明白,扣除回收工艺成本之后只有钴和镍才有赢利空间,而铁和锰都太便宜而根本没有回收再利用的价值。换句话说,LFP和LMO都是“一次性”使用的正极材料。
     
      笔者简单的计算表明,扣除回收工艺成本以后,LCO可以弥补30%-40%的原材料成本, 而三元材料成本将有10%-20%左右的下降空间。既然LFP和LMO都是一次性使用的材料,那么就必须把LFP和LMO的成本做到足够低,才有可能相对于LCO、NCA和NMC获得单位能量密度上的性价比。笔者个人对LFP的定位是一种非主流的廉价正极材料,而非国人心目中的“高大上”!在笔者看来,LMO和LFP,还有当前BYD吹得很热门的LMFP以及LMP,都是非主流的廉价“屌丝”材料。
     
      一个非主流的廉价材料,必然是为了争夺有限的市场空间,而在价格上杀得头破血流。对欧美跨国公司而言,1万美元一吨的正极材料意味着什么呢?全球95%的锂电产能集中在中日韩三国欧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国际上目前只有中国大规模应用LFP材料,未来全球LFP材料生产和应用市场必然都集中在中国。
     
      中国这个“绞肉机”横扫全球一切中低端产业吃肉不吐骨头,欧美跨国公司在这几种“屌丝”级的正极材料上跟中国本土厂家争食,看官您觉得它们胜算几何?在笔者看来,这根本就不是能不能赢利的问题,而是能不能生存下来的问题!各位看官,您觉得JM收购了Phostech和A123,是捧到了“金娃娃”还是拿到了一个“鸡肋”呢?
     
      当然了有人会说,JM通过对P h o s t e c h和A123的并购,得到了LFP所有核心专利,占据了知识产权的制高点。笔者要说,专利和知识产权在中国从来就不是问题,一场磷酸铁锂专利无效诉讼让Phostech的如意算盘彻底落空。严格站在专利法的角度,这个问题上我们就是在耍流氓,别扯什么专利无效的“七大理由”。当然,看官您非要将严肃的科学技术问题与法院的行政判决相混淆而跟笔者抬杠,笔者也没辙。不过跟很多公知的观点相左,笔者坚决支持这个专利无效判,道理很简单,中国发展阶段必须这样做,当年日韩也是通过山寨欧美一路走过来的。
     
      如果我们放眼过去数十年就会看到,国际上还没有任何一家LFP材料或者LFP电池厂家成功的先例。国际LFP三巨头,Phostech已经三度易主,A123现在已经被分割出售,Valence也是半死不活的。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LFP只是一种“非主流的廉价正极材料”,那么就应该不难理解这三家公司目前的困境了。笔者预测,不出三年,JM很可能会重蹈Clariant的覆辙而出售其电池技术部,让我们拭目以待。
     
      让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万向收购A123以后的一系列动作。在笔者看来,万向在收购不到一年之后就急于分解出售A123,完全是无奈之举。想必万向终于是明白了,LFP电池不可能成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主流,其花费巨资收购的A123其实是个不良资产。既然赢利无望每年还得倒贴A123近一亿元维持其基本运转,止损就成了必然选择。
     
      放眼全球, 现在恐怕没有任何一家跨国公司愿意全盘接收A123,于是拆解出售就成了不得以的办法。事实上,万向今年的动作,基本上就是朝着这个方向走。2013年是中国动力电池阵痛的一年,中国锂电界终于是整明白了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不可能成为电动汽车的主流选择,万向自己也开始了三元动力电池的研发而选择了两条腿走路。
     
      经过近两年的时间,A123在LFP材料和电芯生产方面的一些核心技术已经被万向学得差不多了,而万向也到了要出售A123资产止损的关键时刻。现在LFP材料厂已经转手,笔者推测下一步万向可能会出售其LFP电池厂这个核心业务。启用Patrick Hurley担任CTO,充分利用其公关和协调沟通方面的特长,将会对万向进一步出售A123带来帮助。万向对A123的下一步动作,让我们拭目以待。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笔者对Phostech、A123和Valence这三家科技创新公司过去在LFP领域的开创性工作一向非常推崇,笔者也时常扼腕叹息这几位行业先行者的坎坷命运。管中窥豹,一叶知秋。笔者希望国内锂电同仁能够深刻反思它们的经验和教训,推动我国锂电产业健康发展。

    < 暂无上一篇

    > 暂无下一篇

    返回列表